為中立而中立

483889_422633757829138_1015929473_n

這半年來到不同機構分享,在這種場合遇到的大多是與自己年齡差不多的學生,跟他們分享自己對當今政治局勢和發展前景的看法後,也常問及我一味只懂反對政府,為何不嘗試提出一些支持政府的觀點。左派人士提出支持政府觀點是意料之內,但當同齡學生問到「查實你覺得政府有咩好?鬧唔緊要,不如都讚下佢啦」我才覺得不妥,而當反問他們時,他們大多也舉不出政府有甚麼德政,可能是平時較少關心時事吧?另外一方面,了解他們詢問的原意,他們就會指出社會需要一種較為客觀的聲音,持平地表達意見才可讓香港穩定發展……

這讓我想起通識科的答題技巧。通識科素來要求學生回應社會議題,如一條8分長題目則建議學生列出三個支持或反對的論點,如學生要取得較高的分數,則應不多不少地增添一個駁論以凸顯自己的多角度思考,即「社會上有人認為xxx(與自己不同立場的觀點),但我也不太認同,因為xxx(自圓其說地反駁其觀點)」這種語句。然而,過往無人質疑為何提出駁論才可取得較高成績,讀了通識科一年半的我也不知為何要這樣做,即使我還是乖乖地面對這種考試制度,但在文章中提出相反觀點就等同多角度思考?這種說法確實不知從何而來。

我深信通識科的原意本是促進學生了解社會動態,而同學硬要舉出相反觀點的現象也不能直接歸咎於通識科的答題技巧上,可惜今天香港實在充斥著太多以客觀中立及持平之名包裝的「阿媽係女人」式政治取態,其實不論抱著甚麼立場,表達意見時也應以客觀事實作出主觀評論,其實多元聲音才是值得我們擁護的信念,繼續裝作持平地平衡各方看法,只會繼續衍生那些模棱兩可,亦即為中立而中立的觀點。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